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刘江教授、国家优青严勇研究员莅临我校作学术讲座
2024-05-28 07:39 作者: 编辑:郭达意    (点击: )

5月27日上午8:00,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刘江教授、国家优青严勇研究员莅临我校,分别作了题为“晶态材料光/电催化小分子转化利用”,“多孔晶态框架材料的粉末衍射结构表征研究”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化工与材料工程系与碳基新材料及零碳负碳利用技术研究所共同举办,系主任张改清主持,在弘毅楼209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宝琦、系领导班子成员出席,系部6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中,刘江教授通过CO₂光还原产物后续如何利用的问题引出讲座内容。随后围绕建立串联反应体系,设计合成多功能晶态催化剂,实现光催化无极小分子转化利用,调控催化剂的功能配体与活性金属中心,实现光/光-电催化有机小分子转化利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严勇教授主要介绍了多孔晶态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在能源存储、分离、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中子粉末衍射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解析多孔晶体材料的高效性。讲座结束后,在座教师分别就科研方向、讲座内容进行提问,严勇教授、刘江教授为在座教师进行了一一解答。

随后,刘院长指出,化工与材料工程系是我校硕单建设的重要关键部门,希望专家教授多提宝贵意见,也期望在座教师虚心学习,为学校各项工作贡献力量。

本次两场学术讲座,开阔了教师学术视野,启发了学术思维,在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上,为化工类研究提供了很多借鉴。对师生学术素养和科研理念的提高,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专家简介:

刘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随后加入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6年。2022年调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任职教授。科研方向主要从事功能晶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电催化小分子转化(涉及精细化工品、药物分子等)领域研究。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Synth、PNA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Chem.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面上和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优青等10余项。现担任中国化学快报(Chin. Chem. Lett.)、Chem. Synth.、National Science Open、Polyoxometalates期刊青年编委。

严勇,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入选者。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11年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11至2021年间分别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利物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欧洲科学院院士Martin Schröder教授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atthew Rosseinsky教授,2016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研究员(独立PI),同年在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Fraser Stoddart爵士实验室访问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2021年底加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长期致力于新型多孔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利用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与中子衍射晶体学表征材料晶体结构的研究。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个人H因子40,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担任J. Am. Chem. Soc.等期刊审稿人。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吕梁学院弘智楼506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tjyjs@llu.edu.cn

官方媒体
  • 学院官网